原标题:奇怪的,众所周知的私募突然显示他们的净值,并小心翼翼地退出。迷你产品很难抵抗费用的影响。
记者曲红艳、编辑孙芳
最近,一些知名的私募股权产品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被撤回。虽然关联公司的大多数产品仍保持正回报,但一些产品的净值在短期内下降了20%以上。这种奇怪现象背后的问题是什么?
据调查,部分私募股权产品退出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太小,其净值受到托管及其他合作伙伴收取的固定费用的影响。一些私募股权产品甚至只有100-200万元,固定费用的提取对净值有很大影响。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,迫切需要对私募产品设定一个下限。
一位私募从业者告诉记者,该公司管理的一个产品的净值最近也大幅缩水,但问题不是投资,而是产品规模太小。托管人提取账户管理费后,产品的净值大幅提取。
据报道,一些私募股权产品的年度账户管理费为几十万元。对于一个“超迷你”的私募股权产品,账户管理费的提取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净值的大幅提取。
事实上,私人配售经常生产新产品,这也可能有小规模的问题。私募网络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4月底,今年迄今已发行4671只私募产品,其中2871只为股票型基金。一些私募股权市场发行人表示,客户在心理上更喜欢新产品,但许多新成立的私募股权产品实际上规模很小,有的只有几百万元。如果客户再次赎回,它可能成为一个“迷你产品”,合作伙伴的固定账户管理费将成为这类产品的明显负担。
业内人士建议,私募产品应该“买新的比旧的好”。如果你喜欢哪个私募机构,购买性能稳定的老产品比购买新产品要好。性能稳定的老产品一般都有一定的规模,管理费很难影响净值。
事实上,对公共资金的规模一直有一个最低限度。根据有关规定,公开发行基金合同生效后,连续2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不足200人或者基金净资产值不足5000万元的,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;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上述情况的,应采取与其他基金合并或终止基金合同等措施。
分析师认为,由于涉及的投资者数量庞大,公开发行基金的运作更加严格,这使得私人发行基金难以与公开发行基金相比运作。然而,由于私募基金也是基于信托责任,它们承担受托人的信任。受他人委托为他人理财,不仅需要在投资上尽职尽责,还需要在产品经营中自觉保护客户利益,克服大规模经营的冲动。私募产品应设定一个最低生存规模,以防止投资者的利益因产品规模太小而受到损害。
(责任编辑:康博)